编者按:2018年中国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砥砺奋进,40年众志成城,浙江大地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变化。为展现改革开放的历程,讲述变革创新的故事,展望开放共赢的未来,浙江手机报推出《改革开放时光机》系列策划,向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致敬。
浙江在线5月30日讯 说起义乌,不要说在中国几乎无人不知,在全世界都有非凡的美誉!
义乌的小商品,出口到了全球219个国家和地区;义乌的小商品,不仅是全球金融的风向标,甚至还能准确预测美国大选。今天我们来说说,义乌小商品城的故事。
改革开放时光机:义乌的变迁
“鸡毛换糖”的时代
“鸡毛换糖”资料照片
“义乌自古是穷地,人多地少缺粮米,为了解决温饱大问题,鸡毛换糖做生意。改革开放春风起,义乌人赶上了好时期。经商做生意,拨浪鼓摇出了新天地。”这是传统曲艺“义乌道情”里的一段唱词。
义乌地处浙中盆地,三面环山,已经有2000多年历史,出过骆宾王、宗泽、吴晗等名人,戚继光的“戚家军”也在这里成军。但在中国古代漫长的农业社会时期,它的名字并不响亮。
义乌人穷,穷在人多地少田又薄。不过,义乌有一种传统特产:红糖。如今,传统红糖制作技艺已经成为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在从前,红糖是当地人为数不多的商品之一。
从前,为提高粮食产量,农村有鸡毛肥田的习惯。为了收集鸡毛,义乌农民常在冬春农闲季节走村串巷,摇着拨浪鼓“敲糖换毛”;为了多点收益,糖担里还添了些日用小商品。这就是义乌小商品交易的雏形。
《鸡毛飞上天》剧照
2017年有部电视剧火遍了大江南北——反映义乌商人创业故事的《鸡毛飞上天》。陶泽如饰演的村长陈金水在剧中说:“鸡毛最贱,可它养活了我们的祖祖辈辈;鸡毛最轻,可有点风它就能飞到天上去。”
“鸡毛换糖”也成为了义乌这座城市的一种文化,它代表了一种毫厘争取,积少成多、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和百折不挠、善于变通、刻苦务实的实干精神。
县委书记和农妇的“争论”
直到改革开放前,义乌依然名不见经传,主城区仅2.8平方公里,“车子喇叭叫一声,好像全城人都能听到。”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来,商品经济在我国一些地方逐步解冻,义乌也不例外。
比如这一位——时年40岁、有5个子女的普通农妇冯爱倩,在义乌县城偷偷摸摸地摆起了地摊。但在那时候,搞自由市场经营仍被视为“投机倒把,走资本主义道路”加以批判。
冯爱倩(右)在义乌小商品市场向顾客推销遮阳帽(摄于20世纪80年代)
1982年5月的一天,货物屡次被没收的冯爱倩鼓足勇气站在了义乌县委门前,来跟新来的县委书记谢高华讨说法。谢高华与冯爱倩的争论进行了一个下午。最后,谢高华告诉冯爱倩:你回去摆摊吧,我告诉有关部门不查你们。
几个月后,义乌县委、县政府在经过调查研究和反复讨论后,毅然作出一个大胆决策:允许农民经商、允许从事长途贩运、允许开放城乡市场、允许多渠道竞争。
晚年谢高华手持自己在义乌任职时的工作照
几十年以后,谢高华退休,小儿子谢建彪问他:当年到底凭什么作出开放市场的决策?谢高华的回答是:一靠调查,二是吃透了中央的精神原则。谢高华曾在多个公开场合强调:“做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封建官吏尚能如此,何况我们共产党的干部!”
五代小商品市场的变迁
有了百姓的民意、决策者的支持,义乌小商品市场终于登场啦!超出所有人预料的是,这一亮相,就开启了波澜壮阔的30多年,也让义乌成为全国改革开放的一面旗帜。
1982年9月5日这一天,位于城区的稠城镇小百货市场宣布开放,大家奔走相告。有关部门还投资9000元在旧城中心的湖清门,沿街露天铺设700个水泥板摊位,这是义乌历史上破天荒的第一代小商品市场,在当时铁桶般的计划经济藩篱中开了一个重要口子。
湖清门市场 1983年摄
经济史作家吴晓波评价道:“在中国改革的前十多年,任何产业基础、政策扶持、人文素养乃至地理区位等方面的客观条件,都无法与当地的改革创新意识相匹敌,往往,一地观念的解放与否是它有没有可能发展起来的唯一条件。”
1984年,义乌喊出了“兴商建县”的口号,市场的发展驶上了快车道。12月6日,市场从湖清门迁到了新马路,改名为义乌小商品市场。
接下来,从第三代市场开始,义乌就有了一个国内小商品批发市场老大的殊荣。1986年,市场第三次搬迁,这个投资440万元,占地44000平方米,摊位数超5000个的市场,当年成交额就突破亿元大关。经两次扩建,1990年底成为我国最大的小商品专业批发市场。1991年,市场成交额增至10.12亿元。
1992年,市场第四次易址,扩建成了首个大型室内市场——篁园小商品市场。当年,国家工商总局发文批准义乌小商品市场更名为“中国小商品城”。
义乌国际商贸城
从2001年12月开始分期建设至2005年10月全部建成的新一代小商品市场,是义乌的第五代市场,统一冠名为“国际商贸城”。它树立起世界小商品市场的新坐标。
用小商品“预测”美国大选
义乌国际商贸城拥有营业面积550余万平方米,商位7.5万个,从业人员超过20万,日客流量达21万余人次,产品销往全球219个国家和地区。人们称它为“小商品的海洋,购物者的天堂”,这个称号当之无愧。
国际商贸城里的店分类很细,包括毛绒玩具、电动玩具、头饰、珠宝首饰、工艺品、箱包、五金配件等,单品有170万余种之多。有人说:“如果你在每个摊位前驻足三分钟,一天看八小时,那么需要一年多的时间才能逛遍整个市场。”
2014年,外籍客商采购世界杯助威用品(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国际商贸城被联合国、世界银行认证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场。从2006年起,还出现了“义乌指数”——一种用来反映义乌小商品价格和市场活跃度的综合指数。
每年前来义乌采购的境外客商有近50万人次,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万多名外商常驻义乌。2017年,义乌市外贸进出口总值高达2339.4亿元。在美国,在欧洲,在中东,在非洲,在拉美,在世界杯奥运会这样的盛会上,你都能找到来自义乌的商品。义乌与全球市场紧紧联系在一起,成为世界经济景气指数的风向标。
因此,一件神奇而又在意料之中的事情发生了。2016年美国大选时,通过小商品的生产数据,义乌商人成功“预测”了大洋彼岸的大选结果!
事情是这样的:特朗普和希拉里两个人战得如火如荼,两人都拥有许多的狂热粉丝,粉丝们戴着偶像的面具,穿着偶像的T恤,拿着偶像的小旗帜为他们呐喊打Call。这些大选周边产品,大部分产自义乌。忙得不亦乐乎的义乌商人们发现,不论是什么产品,特朗普的总比希拉里的好卖得多!大选结果也就显而易见了。甚至有个老板,通过自家生产的旗帜数量,连两人的支持比例都给算出来了!
“义新欧”班列驶向世界
2014年,中欧班列(义乌—马德里)首发
2014年11月18日,义乌又迎来了一个历史性时刻——中国史上行程最长、途经城市和国家最多、境外铁路换轨次数最多的火车专列,在义乌首发。这就是大名鼎鼎的“义新欧”中欧班列。21天后,列车上载着的箱包、工艺品、五金工具、内衣等来自义乌市场的货品,便出现在西班牙各大城市的货架上。
“义新欧”是铁路中欧班列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知道,亚欧之间的物流通道主要包括海运通道、空运通道和陆运通道。而中欧班列,以其运距短、速度快、安全性高的优势,已经成为国际物流中陆路运输的骨干方式。
目前,“义新欧”中欧班列已先后开通至中亚、西班牙、伊朗、阿富汗、俄罗斯、拉脱维亚、白俄罗斯、英国、捷克等9个方向的国际货运班列,其运输耗时大大减少,比海运缩短了15天左右,价格也比空运更低廉。
2018中国义乌进口商品博览会上,义新欧列车带回来的众多商品参展。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3月,“义新欧”班列共往返运行354列,其中2017年往返168列,发送14910标箱,同比增长84.3%,为浙江、金华加快融入“一带一路”、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尾声
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改革开放40周年,还是义乌撤县建市30周年。
从传统农业小县到全国经济强县;从马路摊点到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从内陆小城到国际化都市;从温饱不足到高水平小康……义乌是靠吃改革饭、走开放路长大的。
40年来,义乌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发展之路,秉着对“鸡毛换糖”精神的传承与延续,演绎了一次又一次“莫名其妙”、“无中生有”、“点石成金”的义乌特色发展奇迹。
继续飞吧,义乌!
(本文参考浙江日报《功成不必在我 福祉留于百姓——记敢于担当、积极作为的义乌老干部谢高华》《走开放发展之路 义乌加快培育“世界超市”》、吴晓波著《激荡三十年》、义乌市工商行政管理志、义乌市档案馆等公开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