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手机移动端 > 主题策划 正文
“壮丽70年 浙江人防新成就媒体采风行”之金华站
植根高校“教学研用”一体化 浙江人防拥抱新时代
2019年09月09日 20:14:20 来源: 浙江在线 记者 王奕涵 阮奇炯

  浙江在线金华9月9日讯(记者 王奕涵 阮奇炯)国无防不立,民无防不安。9月9日,由浙江省人防办组织的“壮丽70年 浙江人防新成就媒体采风行”活动正式启动。来自新华网、凤凰网、浙江电视台、浙江日报、钱江晚报、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等近20家省内外媒体单位的记者参与此次采风活动。他们将利用3天时间,走访5个市、县,走访7个人防项目,以全方位、立体化宣传浙江人防,向全省、全国乃至全世界展示“浙江人防建设”的形象。

微信图片_20190909173645.jpg

  植根高校“教学研用”融合一体化

  砥砺前行浙江人防拥抱新时代

  9月9日上午,采风团从浙江省政府出发,首站来到位于金华市的浙江民防学院。浙江民防学院是浙江省人防办(民防局)和浙江师范大学联合组建的教育培训和研究机构,于2013年5月12日正式签约成立,是我国首座省级民防学院,其教学楼也是国内首座投入使用的省级民防学院教学楼。

  民防教学楼建筑面积4000多平方米,是集培训、教学、物资存储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教学楼。楼内一楼设有多功能报告厅和培训教室,以及体能综合训练室。二楼建有防化防疫、医疗急救、消防逃生、应急救援等实训教室和民房物资陈列室。三楼是行政办公用房,四楼建有指挥通信训练中心。除此之外在整座教学楼的地下一楼还建有400平方米的平战转换训练室和民防宣传教育馆。

微信图片_20190909174218.jpg

微信图片_20190909173904.jpg

  除了完善的教学用房,楼内还有许多令人大开眼界的“黑科技”。其中包括专业无人机,可遥控投放救灾物资进入到人员无法进入的区域,并观察灾区情况,是救援抗灾的“得力帮手”。

c75c4d9f0c6f124cff7d6f01a2373f6e_.jpg

  音视频生命探测仪是救援小队在废墟狭缝里的眼睛和耳朵,帮助他们准确找出幸存者的方位。该探测仪有着高清摄像头,手持长度5米,并配有30米长潜水线,不论是地上还是水下,救援人员都可以利用它对灾区幸存者进行搜救。

  据了解,浙江民防学院人防综合训练基地购置设备211台件,价值总计800余万元,其中包括防化防疫、医疗急救、消防逃生、民防搜救、体能训练等设备,这些都是抗灾救援的高科技神器。

微信图片_20190909174254.jpg

f8200a61f30bdb8314b2227a3b615371_.jpg

  教学楼参观完后,采风团又来到户外拓展训练基地,那里正有学生进行高空和地面训练。据了解,户外拓展基地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是我国高校面积最大、项目最多的户外素质拓展训练基地,也是我国人防系统专业化程度最高,综合性最强的救援训练场所。该基地总投资800多万元,建有逃生墙、信任背摔、生死电网、盲目障碍等场地拓展项目十多个,垂直天梯、绳降、绳网、软梯、空中单杠等高空拓展项目三十个。通过在训练基地进行模拟实地救援,能够有效的提高队员个人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

  据民防学院校长介绍,民防学员每年都会开展各类各级培训,目前已有20余期共计2000余人次来此进行相关培训。并且作为中小学生研学基地,浙江民防学院也积极开展对中小学生的学习体验工作,让孩子们在参观、学习、体验中了解民防知识,学会自救互救技能。

  记者也从浙江省人防办了解到,截至目前,全省先后有300多万名学生、2000多万名居民、7万多名党政干部、100多万名职工受到人防教育,浙江拥有的这些领先全国的民防学院,更是让群众参与支持人防工作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加强。

标签: 人防;民防;浙江人防;浙江民防学院 责任编辑: 郭清源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phone/focusnews/201909/W02019091084499800451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