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的第一个春天,浙江市场主体实现“开门红”

2021-05-06 08:54:10 来源:市场导报  记者 何颖

  “十四五”的第一个春天,浙江市场主体迎来“开门红”——

  记者从浙江省市场监管局获悉,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3月底,在册市场主体总量达815.97万户,同比增长11.03%。其中,在册企业291.85万户,同比增长12.54%,在册个体工商户518.27万户,同比增长10.43%。一季度,全省共新设市场主体35.95万户,同比增长61.69%,增速强劲。

  市场主体增速强劲,这背后释放了哪些信号?

  信号1

  涉企登记审批更便利

  “只需跑一次就领到了营业执照,真的要为这么好的营商环境点赞。”近日,从浙江杭州迁移到安吉的鸿显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负责人对安吉县“最多跑一次”服务竖起了大拇指。

  今年年初,原杭州鸿显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因业务发展需要,计划将企业迁至安吉,于是委托代理人办理迁入事宜。“我们让代理人将公司迁入申请资料邮寄提交行政审批窗口,当天就完成了预审核,省去了实地递交的环节。”安吉县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该企业档案迁入当天,代理人就接到电话通知,可以通过浙江政务服务网提交公司名称和地址变更申请,同时,迁移专窗还一次性告知代理人税务、社保、银行等业务变更需要提交的材料清单。一小时后,代理人就领到了变更之后的营业执照。

  企业的点赞是浙江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的直接体现。

  今年以来,浙江市场监管局不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采取多项有力措施,优化营商环境,提高市场主体的获得感和满意度,进一步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

  信号2

  惠企政策助推发展

  “没想到‘贷款码’那么方便好用!获得这笔贷款支持后,我们将全力投入科技研发和生产经营,预计能带动年产量提高10%。”在温州乐清,一家从事电力电子元器件等研发生产的科技公司,通过“贷款码”获得银行授信,仅仅一天时间,获得了浙江省首笔“贷款码”科创贷100万元,利率仅4.35%。

  “贷款码”是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联合浙江省市场监管局共同推出,为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融资需求发布和对接服务的平台。

  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在登记注册和年报公示时可通过“贷款码”线上填报融资需求,经省企业信用信息服务平台推送至相关金融机构,促进金融机构与首贷户精准对接。

  事实上,除了“贷款码”,浙江各地纷纷出台惠企政策,努力帮助民营经济、中小企业解决最直接的现实困难,让企业发展有了更澎湃的动力。

  “企业今年一季度用电成本降低了231万元!”瑞安华峰集团电气仪表工程师苏宗进介绍,得益于年初开始实施的大工业电价降价政策,企业一季度用电成本同比节约5%。而更令其兴奋的是,“温22条”中明确指出要“落实全省持续降低企业用电价格政策”。

  苏宗进口中的“温22条”就是温州发布的《关于继续实施惠企政策促进经济稳中求进的若干意见》,预计为企业发展减负或补贴金额达到60.32亿元。

  嘉兴也推出“嘉兴惠企20条”,汇聚各涉企部门(单位)力量减轻企业负担、助力企业发展、促进经济稳中求进。

  而早在2月份,湖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就发布了《关于支持工业企业抢先机开新局的若干意见》,提出九条有针对性的意见。

  信号3

  借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叠加

  近段时间,在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新思考电机有限公司车间,各条生产线火力全开,正加紧生产一季度投入量产的四款对焦马达新产品。“这些新产品都由新思考自主研发,具有超高清、超薄、超稳等优势,主要用于中高端手机市场。”新思考电机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任志文介绍,四款新产品预计今年可实现销售额3亿元以上,占全年总销售额的30%左右。

  这家2015年从上海而来的企业,7年间产值翻了7倍,不仅成为了华为、小米等手机终端的主力供应商,还成功跻身国内微型自动对焦马达细分行业的“隐形冠军”。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像新思考这样的上海企业落户浙江。

  推动市场一体化进程,通常制度改革是难点。为了激发长三角区域内企业活力,三省一市推出许多便利政策,改变传统制度模式,用创新政策真正服务企业。例如在一体化标准体系建设方面,三省一市共同研究制定一批城市管理、旅游、家政等领域的区域协同标准。

  统计数据显示,湖州、嘉兴等地把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创业活力恢复较快,一季度新设市场主体同比增速分别为93.26%、70.87%,增幅位居全省前列。

  信号4

  自贸试验区扩区红利显现

  在义乌市行政服务中心,沈自路正在通过自贸区电子地图查询自己的企业是否属于自贸区企业。该地图根据自贸试验区市场主体登记需求,展现自贸区区域状况,实现智能识别、自动定位,为后续自贸区一体化运营拓展了空间。

  “在自贸试验区数据集成平台上,相关部门通过地址信息查询对比功能,可自动判定企业是否在自贸试验区,实现图上审批。”义乌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按传统模式,对于新注册的市场主体需要进行实地核查,量多面广,容易出现工作效率慢、易出现差错等问题,且区内缺少统一地图和地名地址库,数据共享程度不高。通过市场监管局、税务局、金融办等部门数据整合,“自贸试验区数据集成平台”上还建立了包含信用、纳税、征信等相关属性信息的企业精准画像。

  而为了解决部分初创企业在自贸区内暂时没有实际经营场地的困境,义乌市场监管还创新推出了“集群虚拟注册”,即在自贸区内成立管理公司,允许其他企业以托管的方式将其营业执照住所登记在管理公司的地址上,实现“虚拟注册”。

  “‘虚拟注册’解决了企业创业时经营场地的限制,同时通过‘一照多址’有效实现了自贸片区内外联动,为企业提供了更便利、更自主的创业选择。”义乌市市场监管局行政审批科负责人介绍,目前贸易类、服务类、电子商务类以及符合特定条件的生产加工类等行业的内资和外商投资企业均可以通过集群虚拟注册方式入驻自贸片区。

  像“集群注册”这样的商事登记制度创新,推动了自贸区从话题热点快速转化为投资热土。义乌、金华、宁波等成功加入自贸试验区“朋友圈”后,创业活力恢复明显。一季度,舟山、金华、宁波的新设市场主体同比增速分别为87.54%、66.34%、62.25%,明显高于全省平均增速。

编辑: 孙景石

先进典型

放心消费在南太湖新区

安吉:美丽乡村 这里独好

椒江别样风景 点亮文明

乌镇 一份菜单 十分诚信

打好“组合拳”,安吉走稳知识产权保护路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截至3月底,在册市场主体总量达815.97万户,同比增长11.03%。其中,在册企业291.85万户,同比增长12.54%,在册个体工商户518.27万户,同比增长10.43%。一季度,全省共新设市场主体35.95万户,同比增长61.69%,增速强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