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规收集、使用“人脸”信息?市场监管出手了!
现如今,“刷脸”成了一种时尚 刷脸进站、刷脸支付 刷脸考勤、刷脸解锁 …… 但在享受“刷脸”带来的便捷时 你是否意识到 有商家可能已经把你的人脸信息“偷走”了 今年4月,上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执法人员检查发现,杭州某置业有限公司在其楼盘售楼部现场的多台摄像头中,有4台摄像头的外观与平常的安防摄像头明显不同,这引起了执法人员的高度警觉。 执法人员随即找到该处负责人,要求登录系统后台进行查看。果然,在营销办公室电脑的系统后台中,执法人员找到了被“摄像头”(人脸抓拍机)记录下的人脸头像,其中就包括了执法人员刚才进入售楼部时的头像,数量达10万余张。执法人员立刻固定证据,并对相关人员展开询问调查。 摄录如此大量的人脸信息,开发商究竟有什么目的?随着调查的深入,谜底逐渐揭开。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中有明确规定:人脸信息属于生物识别信息,也属于个人敏感信息,收集个人信息时,应获得个人信息主体的授权同意。 ■ 2021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也有相关规定:处理个人信息应征得该自然人或者其监护人同意。 ■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九条第一款的规定:“经营者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消费者同意。经营者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应当公开其收集、使用规则,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双方的约定收集、使用信息。” 该公司在其售楼处未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真实目的和范围,采集人脸信息的过程也未经消费者同意,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九条第一款的规定,属于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近日,杭州市上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此案依法作出处理:责令改正并罚款25万元。 我们知道,人脸信息是每个人独有的生物学信息,不像密码可以任意更改,一旦发生泄露、滥用,将可能给消费者的人身、财产安全造成影响。 在今年的“3·15”晚会上,某公司称已在全国安装了几十万个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的摄像头,公司服务器掌握着过亿的人脸数据,总账号登录系统可以随意查看任意一台设备上储存的人脸数据,包括实时数据。假设,这样的数据一旦泄露,被别有用心之人用作商用、诈骗,后果可能不堪设想。 可以说,人脸信息不仅具有身份认证功能,还是获取个人隐私的一把钥匙。随着应用场景的广泛拓展,“安全”成了关键词。“我们将持续开展采集人脸信息违法行为的整治,加大对人脸信息采集、存储、加工、传输各环节违规行为的惩戒力度,保护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上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某负责人表示。 同时他也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接受服务时,要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若发现可疑摄像头“偷”取个人信息等情况,可直接联系市场监管部门或拨打12345进行投诉举报。
编辑: 阮奇炯